首页 > 最新动态 > 强流通 促消费——2025酒类重点市场流通企业主题交流会在可克达拉市举办
最新动态
强流通 促消费——2025酒类重点市场流通企业主题交流会在可克达拉市举办
2025-05-194


5月19日,由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主办、新疆伊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2025酒类重点市场流通企业主题交流会在新疆可克达拉市成功举办。


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傅龙成,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主席团主席王新国,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邢春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党委副书记、四师副政委汪祥,中国轻工企业投资发展协会副理事长刘旭,商务部电子商务中心信用研究中心企业征信部主任王媛等领导和专家出席活动。会议由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副秘书长赵禹主持。



新疆酿酒工业协会理事长王莹,甘肃省酒业协会会长、甘肃义顺集团董事长张秉庆,河南省酒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书民,浙江省酒类流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许东海,山东省糖酒副食品商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明信,陕西省糖酒副食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刘新国,甘肃省酒业协会秘书长李云等省市酒类行业协会领导,新疆伊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智,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强与来自全国的骨干酒类流通企业负责人、行业智库专家、媒体单位代表共同参加座谈会。


政策保障 酒业要积极融入发展大局



汪祥在致辞中表示,伊力特作为兵团白酒行业的一面旗帜,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军垦精神传承,实现了文化旅游和白酒产业的深度融合。酒业是师市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将持续优化酒业发展环境,积极搭建交流合作平台,进一步为师市酒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和保障,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行业协会的沟通协作,为师市酒业的发展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



傅龙成在主旨演讲中结合当前消费形势,就提振酒类消费提出建议。他表示,2025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延续复苏向好态势,GDP同比增长5.4%,实现良好开局,消费市场持续增长,1-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4.6%,增速明显加快。酒类商品及消费在服务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促进消费、创造税收等方面的作用非常重要、不容忽视,是我国扩内需促消费的重要力量。


他对提振消费提出具体建议:一是改善预期,增强消费信心,让企业大胆投资,让民众稳定预期、增强信心,塑造积极的社会预期,让消费者能够、敢于、愿意积极增加消费。二是促消费要分类施策。在满足广大城乡居民大众基本消费需求基础上,针对消费升级需要,提供特色化、差异化、定制化及品质性消费,吸引其增加消费,激发释放潜在消费。三是顺应我国居民生活服务性需求持续增长,发掘新质消费和新的增长点,重点要不断增加和丰富优质生活服务消费产品的供给。四是加强融合创新,鼓励消费。推出新的消费产品服务形式和业态;创造新业态,构建新场景,适应新质消费快速增长,推出新的消费热点,不断丰富消费形态。五是落实好存量政策,实施好增量政策。通过各方政策联动共同发力,让广大流通企业和消费者得到实惠,增加消费欲望,促进市场活跃繁荣,进而促进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六是支持实体商业发展,构建良好的营商与消费环境。


多措并举 行业协会应发挥更重要作用



邢春雷在讲话中结合行业本质阐述了消费和流通的内涵和关系。他认为消费是酒类流通的逻辑起点与最终归宿,酒类生产的目的是满足消费者对品质、情感、社交等多元需求,而流通环节则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流通体系是资源配置的核心枢纽,流通效率决定产业价值的实现程度。


他认为酒类流通产业需要以品质为基,筑牢消费信任的“压舱石”;以流通为脉,打通供需协同“高速路”,提升流通效率;文化为魂,激活消费情感的“共鸣点”;以责任为擎,积极响应国家战略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邢春雷表示,行业协会将在促消费、扩内需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协会将结合消费趋势的研判,创新消费场景、优化供给结构、提振消费信心,以会员单位广泛参与为基础,在全国范围内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推动酒类消费。



王媛围绕国家政策、产业发展与行业自律分享思考,推动酒类流通市场质效提升。面对存量竞争、消费分化等挑战,行业需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布局新场景:依托即时零售模式,构建快捷配送网络,运用人工智能优化供应链,提升终端韧性;借助“一带一路”“RCEP”政策优势抱团出海,开发适应海外口感产品,推动酒文化和本土化融合;针对年轻群体、银发群体打造产品,发展酒旅融合、工业旅游等新业态。


王媛认为,行业自律是健康发展的根基,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构建“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引导”协同的生态体系:一是强化数据监管,支撑行业分析;二是推进“放心酒工程”,建立经营者信用档案与分级分类监管机制,提升消费信心;三是依托协会平台开展电商人才培养,联动电商平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


集思广益 流通产业转型势在必行


在座谈交流环节,新疆酿酒工业协会理事长王莹,浙江商源集团副董事长、总裁许志良,甘肃省酒业协会会长、甘肃义顺集团董事长张秉庆,合肥众力诚真商贸董事长葛飞界,宝酝集团董事长李士祎,厦门象屿酒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茂秦,厦门丰德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武永磊,中玖商联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平顶山市万福源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冰雪,围绕“酒类市场现状与对策”“酒类市场强流通探索”以及“酒类市场促消费探索”三个关键议题,作了主题交流。



王莹认为,2025年必将成为行业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跨界合作和多元化发展将成为行业新趋势。结合促消费趋势,行业需要从四个方向发力:重构价值,从“产品交付”到“体验共创”;重构产品线:从“全价位覆盖”到“精准价值锚定”;重构厂商关系,从“零和博弈”到“价值共同体”;重构渠道,从“卖产品”到“卖生活方式”。



李强表示,酒类流通企业需把握“内外双循环”机遇:向西开拓中亚五国超7000万人口的新兴市场,向东联动内陆构建产销协同网络,并提出以“丝路酒业走廊”为纽带,与全国大商共建厂商命运共同体。



许志良认为,传统渠道利润空间持续压缩,企业必须转向C端。他以浙江市场为例,2024年通过即时零售和社群运营实现伊力特产品销售额5000万元,验证了百元价格带在区域市场的潜力,并强调“转型不是追求销量,而是重构生存模式”。



张秉庆结合实战经验,提出酒商破局三大关键:一是绑定名优酒企,选择具备品牌底蕴、文化叙事的合作伙伴,强化市场认知;二是深耕本地渠道,立足区域消费场景构建护城河,“守好一亩三分地才能有根基”;三是构建厂商命运共同体,通过资源共享、渠道互通打破壁垒,在存量竞争中实现协同增长。他以甘肃市场为例,当地地产酒凭借本土化优势占据半壁江山,印证了“区域深耕+厂商联动”模式的有效性。



葛飞界认为,安徽酒类市场形成“名酒与地产酒双强”格局,消费趋势呈现名酒与地产酒博弈加剧、渠道精细化运营特点。企业积极调整策略,帮助烟酒店接入即时零售平台,通过直播辅助终端门店转型,强化 BC 联动,同时成立商学院,为 C 端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增强客户粘性,实现了客户赋能和效率提升。



李士祎认为,行业需转向大众消费,300 元以下价格带将成主流战场。建议企业应借助 “一带一路” 及跨境电商推动白酒出海,开发低度酒、调制酒适应海外口感,同步输出酒文化。在企业实践上,应通过连锁门店、即时零售贴近消费者,中小酒商应需回归 圈层营销”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梁茂秦将行业调整期视为品牌新机遇,企业依托集团资源打造 “酒旅融合”模式,通过工业旅游等方式增强消费体验。产品开发商,叠加文创与地域文化元素,形成多品牌、多品类矩阵。全国化布局上,聚焦核心区域,以“线上线下协同”维护价格体系,实现资源互补。



武永磊分享了企业创新实践,推动传统渠道深化,下沉至县级市场,建立“消费者体验中心”,通过品鉴活动增强粘性;拥抱即时零售,探索“传统品牌 + 新媒体营销”路径,应对年轻消费群体需求变化。他认为伊力特等地域特色酒品牌具备全国化潜力,呼吁区域酒企加强跨地域合作。



朱冰雪表示,所谓的消费降级,其实是真正消费认知的崛起,产品布局要迎接消费认知升维,革新产品表达方式。消费者体验上,让消费者自主选择,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体验;通过“茶酒会”等形式搭建客户圈层,结合用户画像精准匹配社交需求,将门店转化为文化交流平台;从单一产品销售转向文化输出,挖掘厂商品牌背后的地域、历史内涵,以精神共鸣提升消费粘性;不断优化供应链体系,降低库存压力、提升周转效率,并探索“酒水+”新业态,以适应不同消费需求。


总结来看,多位全国酒类流通超商、大商都共同表达了一个观点——传统代理分销模式难以为继,酒类流通亟须向C端深耕、场景创新、厂商协同方向转型,应对缩量市场与库存压力。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