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由广东时代传媒集团主办的 “影响力·时代”可持续发展创新年会在成都举办,活动以“万物可续”为主题,汇聚学界、企业界代表共同探讨可持续发展之道。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秦书尧应邀出席并作主题发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通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CEO刘舒琪,天九企服集团董事长、CEO戈峻,凌雄科技执行董事曹维军,广东时代传媒集团董事长孙波等相关专家和代表出席活动。
秦书尧围绕酿造、消费、责任三个维度,总结和阐述了中国酒业近年来在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实践和经验。
01
“绿色、可续”是酒类酿造技艺体系的灵魂
酿酒是一门生态科学,我国微生物学奠基人陈騊生先生曾说:“如果谁能把白酒的微生物研究透了,他能拿诺贝尔奖。”
中国白酒的酿造,确是全球食品行业中最绿色、最神奇的生态技艺。
世界上有六大烈性酒,分别是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朗姆酒、金酒和中国的白酒。其他的烈性酒,基本都是以酵母发酵,借助橡木桶、莓果等外物增香;只有中国白酒,以谷物酿造、谷物制曲,开放式发酵,所用一切,都是土地里生长的东西,完全依靠大自然的造化生香,不添加、借助任何外物制品。
同时,中国白酒因时而酿,与天时节令密切相关,在浓、清、酱等不同香型工艺中,包括春分压窖,清明、端午制曲,谷雨封藏,重阳下沙、白露开窖等关键节点,数百年的劳动实践证明,唯有如此,才能得到最优美极致的品质。
顺天时而为,应地气而酿,这意味着酒类品质对生态的依赖性更强,唯有珍惜保护产地生态,才能得到长久优异的品质,“绿色、可续”发展是酒业笃定不移的长期选择。
近年来,酒业加大投入,积极推进绿色升级,通过清洁能源替代、智能化酿造等创新实践,实现了可持续生态化酿造能力的显著提升。
贵州茅台的MSCI(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 ESG评级在两年内实现了从B级到A级的“三连跳”,目前在中国饮料行业排名第二。根据茅台制定“1239”双碳行动方案,承诺2030年前碳达峰,单位工业总产值碳排放较2020年下降60%,每一瓶茅台酒全产业链的碳排放和水消耗将分别降低20%和30%以上。
五粮液着力创建“零碳酒厂”,2024年,其环保投入同比增长173%,通过构建“电-气-糟”多能互补体系,酿酒车间实现100%绿电供应,每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超过20万吨,新建冷却水循环系统实现循环利用率90%,参与15项国家、行业、地方、团体绿色低碳标准制订和修订。
在碳中和目标深化推进的背景下,以龙头企业为代表,酿酒这一古老行业,正在经历以ESG为引领的系统性变革,让传统更传统,让现代更现代,酒类酿造与品质,不断升华到新高度新境界。
02
“绿色、可续”是酒业消费创新的路径
酒业发展必须与消费相适应,特别是在当下,消费群体迭代,消费需求变革,酒业以“绿色、可续”为导向,与新生代消费者共鸣,激发了市场新活力。
一方面是讲好绿色品牌故事。
一瓶产自山西杏花村的汾酒,高粱基地有四个——山西境内的汾阳和沁县,省外设在吉林松原和内蒙古境内;大麦基地有两个,一个在内蒙古,一个在甘肃山丹军马场;麻豌豆在河北张北和甘肃永登各有两座基地。以更高品质为目标,汾酒把“第一车间”建在了绿色生态高地上。对此,汾酒打造了“走进汾酒第一车间”IP,组织消费者、酒类商企和新闻媒体,先后走进沁县、军马场等原粮基地,绿色生态的品牌形象魅力,更加深入人心。
在前不久的重阳时节,赤水河流域的酱酒企业依照传统,纷纷举行下沙投产仪式和祭水大典,感恩自然馈赠,展现生态之美,积累提升消费者对酱香产区的价值认知。
通过讲述绿色品牌故事,既传递了酒业“粮心”与品牌自信,更与消费者建立了绿色共识,为酒业赢得了更多的消费信任与支持。
一方面是做好绿色环保产品。
洋河酒厂今年打造推出了洋河大曲高线光瓶酒,依托年酿酒能力16万吨、储酒能力100万吨的雄厚实力,洋河大曲100%使用三年以上基酒,品质突破升级,而在包装方面则采用简朴美观的光瓶设计,减少包装物料。
贵州珍酒今年发布了战略新品“大珍”,作为一款定位高端的酱酒产品,其打破传统的包装思路,采用朴素大方的纸盒、玻瓶包装,在白酒市场引领了新的审美潮流。
“品质做加法,包装做减法”,已成为酒业产品趋势所向,通过绿色、可续的理念和方式,提高产品性价比、质价比,切实让消费者受益,让酒类消费空间更广阔。
一方面是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郎酒庄园自2021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五届“三品节”,今年进一步升级,设三大主会场、全国150余个分会场,线上线下互动影响4000万人次之多。这个活动的核心主题是“品质、品牌、品味”,人们在郎酒庄园亲近自然,抚慰心灵,从绿色生态美酒,到绿色生活方式,获得了更高级的情绪价值与精神愉悦。
讲好绿色品牌故事,做好绿色环保产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为酒类消费增添了重要活力。当前,“95后”已步入而立之年,Z世代已成为酒类消费主力,他们向“绿”而生,这是实实在在的消费依据和品牌偏好。酒业通过“绿色、可续”的消费创新,与广大消费者一起,共同推动社会向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03
“绿色、可续”是酒业长期战略的根本
从企业长寿理论看,最重要的是创造社会价值,在满足用户直接需求的基础上,能不能创造社会价值,能不能让生活变得更好,决定了一个企业能否走得更远。在很多酒企,“绿色、可续”已嵌入长期战略。
华润啤酒的“国麦振兴”战略始于2021年,研究提升国产啤麦品质,以国产原料酿造国麦啤酒,在种植环节联合地方农垦,以机械化、智能化、标准化、规模化的“四化”模式建设种植基地,并通过“订单农业+优质优价”机制,使农户实现亩均收益提升15%,目前已经上市“垦十四”产品,市场反馈良好。接下来还将进一步丰富产品线,扩大国麦消费份额,同时与大麦产区文旅结合,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习酒·我的大学”已成为习酒品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至2025年已累积资助2.4万名学子圆了大学梦。近年来,习酒还捐出“收绿人”慈善基金,用于赤水河流域护林员、乌江流域生态工作者的生活改善。
在“绿色、可续”战略下,酒业责任持续积累,形成了高质量发展的坚强保障。
在酒业责任道路上,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也在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包括研究、制订和发布酒业中长期公益目标,从助力“双碳”、减少过度包装、倡导理性饮酒、助力乡村振兴、助力教育、增加就业、保障劳动者权益等方面,引领战略性、系统性的公益发展;包括倡导绿色文化,开展酒业绿色文化优秀产区、企业的研究、推介工作,组织科研和文化力量,设计打造酒业绿色指数体系,发布酒业绿色文化白皮书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酒类行业存在、发展、繁荣的根本前提,也是酒业拥抱消费、链接未来的必然选择。酒业愿意携手各界力量,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共同开创迎接“万物可续”的美好新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