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经验交流 | 江苏省酒类行业协会开展“双走进、双服务”系列活动
最新动态
经验交流 | 江苏省酒类行业协会开展“双走进、双服务”系列活动
2024-10-1027


江苏是酒类生产和消费大省,但结构分布不均衡,头部企业集中度高,马太效应现象突出。如何帮助众多中小型酒企克服困难、转型升级发展,一直是协会研究和关注的重点工作。



今年开年以来,在落实和推进江苏酒业三年行动计划、依靠大型酒企发挥龙头引领作用的同时,重点布局和推进中小酒企的发展定位和路径,开展了一些工作。尤其是近期,结合省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关于在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中开展“双走进、双服务”活动的通知精神,江苏酒协认真学习和贯彻,在制定了协会活动计划的基础上,主动发力,通过走访座谈、分析谋划以及策划组织活动等方式,在科研机构以及企业之间牵线搭桥,取长补短,助力企业发展,主要重点工作有:



一是充分发挥高校资源优势,转化科研成果,帮助中小酒企研制开发新品。


无锡玉祁酒厂从传统黄酒手工作坊演变发展而来,建国后正式建厂,到今年已有70年历史。面对市场和消费场景的巨大变化,传统的黄酒市场规模小、客户群窄,生产和营销规模遭遇瓶颈。而无锡是经济发达区域,经济规模好、行业门类全,唯独在酒类尤其是白酒生产制造板块缺少一块拼图。协会根据企业生产工艺设备和原酒储备基础优势实际,联合了江南大学酿造专业教授团队,充分研究比对无锡江南区域酱酒酿造生物环境,全程跟踪和扶持该企业“江南酱酒”的研发酿造,研制并生产出了符合“茅香”风味以及江南细腻柔雅口感特质的酱酒新品,取得了苏南异地酱酒研制的突破性进展。9月28日,协会组织了“江南酱酒”专家鉴评会活动,由江南大学教授团队以及来自全国著名酒企的国家级评酒大师,共同参会鉴评,最终出具了权威性的鉴评报告,对“江南酱酒”这款高校与企业共同努力的产品成果予以充分肯定,充分体现了“双走进、双服务”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是联合质检科研以及高校,研究制定和发布了“余香型白酒”团体标准。


随着消费者对白酒品质和特色的要求不断提高,余香型白酒作为一种具有独特风味的蒸馏酒,在市场上逐渐受到关注。然而,目前尚无专门针对余香型白酒的统一标准,这给生产企业、消费者以及市场监管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因此,尽快明确余香型白酒的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内容,为生产企业提供技术指导,消费者提供可靠的产品信息,便于消费者选择和鉴别余香型白酒,同时为市场监管部门提供标准依据,加强对余香型白酒市场的监管、确保产品质量稳定等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由江苏省酒类行业协会提出,国家白酒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宿迁检验所以及分金亭集团、余香酒业集团、喜日子酒业集团作为发起单位,于9月初共同制定发布了《余香型白酒团体标准》,填补了江苏白酒板块中这一香型技术标准的空缺。


三是深入基层,通过系列活动了解分析企业热点痛点,帮扶企业排忧解难,赋能发展。



江苏省酒类行业协会消费者分会,在省酒协常务副会长、秘书长、消费者分会会长王建英带领下,驱车数百公里走进汤沟酒厂,开展了“走进江苏名酒企业”系列活动的首站,参观考察,并进行了“探索消费新趋势、助力酒企新发展”的主题研讨。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形成新格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长三角也是酒类市场的兵家必争之地。为此,协会在前期调研基础上,主动谋划,草拟方案并对接上海、浙江和安徽兄弟酒协,研究筹划成立“中国长三角酒业发展联盟”。7-9月,已分别开展前期方案讨论和交流,拟在近期召开对接会。



在南京糖酒会期间,重点关注中小酒企并深入展位开展帮扶,组织盐城五醍浆专场活动,延伸江苏“三沟一河一浆”的品牌架构,助力区域老品牌的复苏和拓展;开展江苏品酒师年度技术培训,提升江苏酒类生产技术骨干队伍建设水平,并在培训期间组织国家级品酒大师为中小酒企的新产品把脉问诊、把关定向,在技术标准和品牌标识规范化、科学化方面提出指导建议,解决企业实际困难。



因应酒类消费市场“低度和时尚”等变化,整合江苏露酒生产和消费现状,协会在充分调研分析基础上,请南京同仁堂酒业公司牵头,计划成立江苏省酒类行业协会露酒分会,增加和完善行业架构,更好为露酒酒企服务;为坚持传统技艺,传承工匠精神,开展行业技术练兵,提高江苏酒类产业工人技术水平,协会计划在双沟酒厂开展“江苏省白酒行业第四届装增接酒技能竞赛”等,将“双走进、双服务”活动的效果在各项具体活动中放大和体现。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