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中国酒类流通协会2024年放心酒工程工作会议在江苏宿迁召开。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主席团主席王新国发表主旨演讲,回顾了放心酒工程开展十年来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成功经验,并针对放心酒工程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和期望。
以下为讲话全文:
各位酒业同仁,朋友们:
很高兴与大家相聚在美丽的宿迁,在这一座文化厚重的历史名城、香飘千年的白酒之都,共同迎来和见证“全国放心酒工程”走过十周年的重要时刻。
从2014年放心酒工程启动以来,我们已在全国范围内认定了近2000家“放心酒工程示范单位和示范店”,涵盖了酒类生产、销售、物流等多个环节。通过示范单位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有效地推动了酒类市场的规范、有序、健康发展,为酒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回望“放心酒工程”走过的十年历程,我们的内心充满感慨和自豪。
在此,我谨代表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放心酒工程”的各位领导,向积极参与“放心酒工程”的各省市酒业协会,酒类生产和销售企业,以及为“放心酒工程”做出杰出贡献的行业专家、媒体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全面回顾“放心酒工程”十年来的发展历程,总结取得的成就和宝贵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携手开启“放心酒工程”新篇章。
一、十年磨一剑,“放心酒工程”成为行业品牌活动
回首十年前,面对酒类市场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消费者权益屡受侵害的严峻形势,中国酒类流通协会深刻认识到,作为行业协会,必须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为净化酒类市场、保障消费者权益贡献自己的力量。于是,在商务部等部委的指导和支持下,我们发起了“全国放心酒工程”,这是一项旨在通过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和政府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推动酒类流通行业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
十年来,我们始终坚守“让消费者喝上放心酒”的初心和使命,秉持“树正气、讲诚信、优环境、促发展”的核心理念,扎实推进“放心酒工程”各项工作。从最初的试点探索,到后来的全面推广;从关注酒类基础产品质量,到涵盖酒类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的综合覆盖;从行业内部的自我规范,到与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有机结合,“放心酒工程”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成效。
这十年,我们逐步构建了一套完善的“放心酒工程”管理体系。我们制定了严格的示范单位评选标准和程序,建立了涵盖酒类生产、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的监管机制。通过定期的检查评估、动态的监督管理和及时的反馈整改,确保每一家参与“放心酒工程”的企业都能严格遵守行业规范,切实保障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我们还加强了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消费者组织等社会各界的沟通协作,形成了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良好格局。
这十年,我们培育了一批优秀的“放心酒工程”示范企业。这些企业不仅产品质量过硬、服务优质,而且诚信经营、守法守规,成为了行业内的标杆和典范。它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放心酒工程”的核心理念,引领着酒类行业的健康发展方向。同时,我们还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宣传推介活动,将这些优秀企业和产品推荐给广大消费者,提升了“放心酒”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这十年,我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酒类消费环境。在相关政府部门加强监督管理和行业同仁的共同努力下,酒类市场的假冒伪劣产品得到了有效遏制,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力保障。伴随着“放心酒工程”的深入推进,行业及广大消费者对于“放心酒”的认知度和信任度不断提升,酒类消费信心持续增强。同时,我们还积极倡导理性饮酒、健康饮酒的消费理念,推动了酒类消费文化的升级和转型。
这十年,我们促进了酒类流通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面对酒类市场的新变化和新需求,“放心酒工程”积极参与并推动了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酒类销售企业标准化、连锁化、品牌化发展。我们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同时,我们还加强了与国际酒类行业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酒类行业的国际化进程和品牌建设。
各位同仁,“放心酒工程”的十年,是风雨兼程的十年,也是硕果累累的十年。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放心酒工程”已经成为酒类行业的一张闪亮名片,成为保障消费者权益、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总结经验,启迪未来,形成宝贵的精神财富
回顾“放心酒工程”十年的发展历程,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就,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的宝贵经验:
一是坚持初心使命,始终把消费者利益放在首位。“放心酒工程”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守护消费者健康和权益的光荣使命。我们始终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首位,把保障酒类产品质量和安全作为核心任务。正是这份初心和使命,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不懈奋斗。
二是坚持行业自律,充分发挥协会的引领作用。“放心酒工程”是一项行业自律性活动,我们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行业内部的管理和约束。通过制定行业规范、开展示范认定、加强监督检查等措施,推动行业自我规范、自我提升。正是这份自律和引领,确保了“放心酒工程”的正确方向和有效实施。
三是坚持协同共治,形成多方参与的良好格局。“放心酒工程”的成功实施,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各省市酒类行业协会的推动、企业的参与和社会的监督。我们积极加强与各方的沟通协作,形成了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业主体、社会监督“四位一体”的协同共治模式。正是这份协同和共治,汇聚了强大的合力,推动了“放心酒工程”的深入开展。
四是坚持创新发展,不断提升工程的内涵和外延。面对酒类市场的新变化和新需求,“放心酒工程”始终坚持创新发展的理念。我们不断创新工作内容和形式,拓展工程的覆盖范围和影响力。通过加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提升“放心酒”的品质和竞争力。正是这份创新和进取,赋予了“放心酒工程”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
各位同仁,这些宝贵经验是我们十年奋斗的智慧结晶,也是我们未来前行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新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三、展望未来,开启“放心酒工程”新篇章
面对酒类行业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放心酒工程”肩负着新的使命和任务。我们要继续发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创新的举措,奋力开启“放心酒工程”新篇章。
(一)把握消费趋势,推动行业品牌化发展
酒类行业正步入新的调整阶段,从过去的放量增长逐渐转向结构增长。酒类产销企业面临库存高企和价格倒挂的双重压力。同时,消费者变得更加理性,更加注重产品的性价比。另外,酒类电商在酒类销售中的份额与地位日益凸显,成为行业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突破口,但也存在着破价乱价,虚假宣传,售卖假酒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在面临周期性阵痛时,放心酒工程将成为提振消费、增强市场信心的重要力量。它有助于重塑健康的酒业生态,推动行业复苏和发展。对于放心酒工程示范企业而言,不仅是产品质量和诚信经营的认可,更是提升品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借助放心酒工程的平台优势,拓展市场、提升销量、增强竞争力。同时,放心酒工程也推动着企业进行提质升级,促进行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国际化进程。
我们深知,酒类行业不仅仅是生产和销售的简单组合,更是文化传承、品质体验与消费情感的高度融合。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放心酒工程”不仅要继续坚守品质底线,更要积极引领市场潮流,推动行业品牌化建设。
(二)加强行业自律,推动行业诚信体系建设
诚信是行业的基石,也是“放心酒工程”的核心价值。正如古人云:“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我们要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健全行业诚信体系,建立健全酒类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确保每一瓶酒都承载着诚信与品质的重量。要完善诚信评价长效机制,加强对企业诚信行为的记录和评估,对诚信企业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失信企业进行惩戒和曝光。同时,要加强诚信文化建设,倡导诚信经营、守法守规的行业风尚,营造风清气正的行业发展环境。
(三)推动创新发展,促进酒类行业转型升级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要积极推动酒类行业的创新发展,加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升产品品质和附加值。同时,要加强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融合应用,推动酒类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此外,我们还要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中国酒类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四)深化交流合作,拓展“放心酒工程”影响力
交流合作是“放心酒工程”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要继续深化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消费者等社会各界的交流合作。要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要加强与行业协会的联动合作,共同推动行业健康发展;要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合作,了解企业需求,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要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交流,倾听消费者声音,满足消费者需求。同时,我们还要加强与国际酒类行业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成果,推动“放心酒工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五)加强宣传推广,提升“放心酒”品牌知名度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宣传推广对于品牌知名度的提升至关重要。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和宣传渠道,让“放心酒”的声音传得更远、更响亮。要通过举办新闻发布会、展览展示、品鉴会等活动,展示“放心酒”的优质产品和品牌形象;要通过与媒体单位合作,扩大“放心酒工程”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要通过开展公益活动和社会责任项目,提升“放心酒”的社会认可度和美誉度。
各位同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创新的举措,奋力开启“放心酒工程”新篇章。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放心酒工程”一定能够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